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赣东北革命斗争的回忆
来源:方志敏纪念馆  作者:方志敏纪念馆  浏览次数:51525

一、弋阳革命革命青年社

一九二三年,我在我的家乡——弋阳县漆工镇湖塘村加入了弋阳革命革命青年社,迈出了参加革命的第一步。从此,我开始了几十年的革命生涯。

弋阳革命青年社是以漆工镇地区的革命青年为主组成的一个进步团体,它是方志敏同志的创建起来的。

我的家乡同中国农村的其它地区一样,是个典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缩影。十九世纪末廿世纪初,中国社会激烈动荡起来,我们家乡这一带的穷乡僻壤,也开始波动起来。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马列主义开始传播到中国,也开始传播到赣东北。在这个时期,那些外出读书的进步学生,走在前面,起了很重要的先锋和桥梁作用。方志敏同志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个。

方志敏同志是我的堂兄。由于家境贫困,按照不成文的宗族家规,只有老大的长才才能入学。而方志敏同志的父亲排行第三,因此,方志敏同志是没有机会入学读书的。但是,因为志敏同志小时就异常聪明,颇具开资,因而,被私塾老先生看重,破例收留他入馆就学。一九一六年秋,方志敏以优异的成绩,由祠堂保举到县城里的弋阳县立高等小学读书。方志敏同志由于成绩好,斗争性强,能说会道,能团结人,富有号召力,因而,在他周围很快就集结了一群比较进步的青年学生。为了联络感情,增强友谊,方志敏同志将这些学生组织起来,于一九一七年成立九区青年社。

九区青年社成立后,组织和参加了几次反帝反封建的小型活动。但是由于认识不一致,九区青年社成立不久就开始分化,不少社员就退了社。方志敏同志认识到光靠青年学生是不够的,必须要联合贫苦的工人、农民参加才行。于是,他又在家乡发展一些进步青年农民进入九区青年区。到一九一九年,又在九区青年社的基础上,成立了弋阳青年社,这时,弋阳青年社已有很大的发展,成份上,成立亦有很大的变化。并改名为弋阳革命青年社。

弋阳革命青年社的成员后来大部分人都入了党。入党后都表现很好,立场坚定,斗争性强,其中有不少同志为革命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如黄镇中、方远学、方远杰、郑香、舒翼、郑祖全、黄富武等同志,都为革命而光荣牺牲了。当然,也有少数人逃避革命,脱离队伍,也有成为反动派的。

弋阳革命青年社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如反对弋阳县大地主、大恶霸黄理卿兑选参议员。这个家伙用钱收买群众,骗取选票,想当省参议员。方志敏同志一方面写文章揭露他的罪行;另一方面带领学生在漆工镇讲演,鼓动群众把选票带回,不投黄理卿一票。结果,黄理卿虽然还是当上了议员,但漆工镇穷苦选民的票,他一张也没有得到。

组织爱国青年示威游行。一九一九年,全国人民掀起反对军阀与日本帝国主义签订“二十一条”的高潮,北京等大城市先后掀起了反对国贼、抵制日货的浪潮。消息传到弋阳后,方志敏首先将自己身边很不容易买来的日货,毅然销毁,然后组织青年社成员及县城的爱国青年游行示威,抵制日货。

赶走江亢虎。江亢虑是第二国际修正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代表人物,是弋阳人,一九一九年,江亢虎衣锦还乡,耀武扬威地来弋阳讲学,宣传反革命理论,当他来到弋阳高小放毒时,方志敏同志和革命青年社的一些学生和他辩论,经过一番唇枪舌枪后,把江亢虎驳得哑口无言,终于将这个连县太爷都不敢得罪的“权威”,赶出了校门。

出版《寸铁》旬刊。《寸铁》是一张八开的传单式的小报,油印好的,到处张贴,在弋阳影响很大,反动当局极为震惊,他们视《寸铁》为炸弹。弋阳县的一些反动名人,还专门为此事联名写信到伪警军公署,并将贴有《寸铁》的门板抬到伪警军公署告状,污蔑方志敏同志宣传“赤化”,鼓吹“邪说”,要求伪警公署“查办”方志敏及青年社成员。《寸铁》旬刊的出版,反映了方志敏同志重视武装斗争的思想。他认为,要和敌人斗争,光有文的还不够,还要有武的——哪怕是一寸铁也是斗争的武器,故刊名“寸铁”。

创办旭光义务小学。当时,北洋军阀政府还在表面上提倡办学校,学白语文,但封建势力的阻力很大,各地都办不起来,依然是办私塾。方志敏认为此事可以利用来宣传革命,便写了个报告给县教育局,要求批准创办义务小学。报告获准后,方志敏就领导青年社的一些有文化的青年,办起了旭光义务小学。方志敏自任校长,但因方志敏经常要到外地去从事革命活动,便要革命青年社成员、德兴人祝炎到学校负责。祝炎同志多多艺,既教语文,又教算术、音乐。祝炎同志既是校领导,又是教员,管理人员也只有一个方远辉,并且是业余的。方远辉不在时,我也参与过该校的管理工作。旭光义务小学白天教小学生上课,晚上吸收贫苦农民入学,学文化,灌输革命道理。亦称为“贫民夜校”。我在学校一是帮着管理学校的经费,二是晚上叫农民来上学。旭光主狎小学在宣传革命道理,组织农民起来革命方面,起了不少作用的。

弋阳革命青年社的活动,一直坚持到一九二五年,到弋阳党支部成立后才停止。

就在方志敏同志组绢革命青年社的同时,邵式平同志在弋阳邵家坂组织了“益友社”,黄道同志在横峰组织了“岑阳学会”,汪群等同志在贵溪组织了“象山书院”等等。在这些同志的宣传下,赣东北地区一大批青年知识分子及青年农民,都在各种进步团体中组织起来,为赣东北党组织的产生在思想上、组织上作好了准备。

二、弋阳党支部

弋阳党支部的产生,是几个在外地入党的同志,回去秘密发展党员,然后组织起来的。

方志敏同志是一九二三年在上海入党的,邵式平同志是一九二五年在北京入党的,我是一九二四年在南昌入党的。(一九二三年底,我到江西省委机关任机要交通。并经赵醒侬同志介绍入党。)我们入党后,首先在漆工、湖塘等地,物色了几个革命青年社的社员,吸收入党。

一九二五年夏天,方志敏同志回弋阳时,在漆工组织成立了党小组。这时,除方志敏及我外,发展的党员有:黄镇中、邹琦、彭年、祝炎、方远杰等同志。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和斗争的需要,又发展了一些党员。这样,到一九二五年底,方志敏同志又将党小组扩大为党的临时支部。这时,新发展的党员有:饶恭美、洪坤元、方远学、方远辉、方华根、彭皋、陈祖令等同志。

一九二六年六月,党员人数更多了,斗争的形势要求成立党的支部。正在北师大读书的邵式平同志,积极投入领导和参加学生的革命运动,革命风暴一天天高涨,“三·一八”惨案后,即被反动政府通缉,在北京就呆不住了,党组织派他到江西搞农民运动,并回到了弋阳。于是,在邵式平同志的领导下,党的弋阳特别支部在弋阳县城正式建立,弋阳特支直接由党的江西地区委员会领导,第一任支部书记是邵式平同志。这时,又增加了新党员雷夏、舒翼、杨立程、黄品珍、余汉潮、除有福、黄令正、范荷香、胡德兰、潘立京、缪敏等人。

为便于公开活动,弋阳党支部成立后,一些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如邵式平和我等人,即着手帮助国民党组建了国民党弋阳县党部,邵式平同志为县党部书记。他走后,由我接任。

弋阳特别支部成立后,党支部派黄镇中同志到九区工作。黄镇中同志到九区后,在湖塘、大溪头、林背、义星源、洪家等村进一步发展了党员,建立了党小组。不久,由于县城的反革命白色恐怖严重,党支部便从城里迁入九区,一些在城里不便活动的党员,也到九区一带的农村开展活动。

弋阳特别支部成立后,主要是在八区九区一带农村,发动群众,宣传群众,特色和培养农民工作的骨干。其次是推荐了一些骨干到省农民运动训练班学习,同时,还经过省委,介绍了一些同志到黄埔军校学习。如邹琦就是在这个时候就派往广州黄埔军校学习的。

一九二六年秋,北伐军进入江西,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在这个大好形势下,弋阳党支部及它所领导的农民运动都有很大发展。同时,赣东瓣其他县,在黄道、吴先民、邹秀峰、钱壁、李穆、黄端喜(以上为横峰县)、江宗海、汪群、邹棠、邵忠(以上贵溪县)、舒同(东乡县)等同志的领导下,也于一九二六年秋至一九二六年底,先后建立了党的支部。

弋阳及赣东北其它县的党组织,也是在反对各种错误思潮中建立起来的。当时,在一些青年中,受无政府主义思想影响比较深,认为不需要党。还有一些青年学生,抱着知识分子的固有偏见,认为工农落后,不能入党,只有知识分子才行。方志敏等同志引导大家和各种错误思想进行了坚决斗争,组织讨论,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从此,赣东北人民的革命斗争,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开始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崭新局面。



网站首页    |     方志敏生平    |    资讯中心    |    党的建设    |   红色景点    |     历史文化    |     追念伟人
Copyright © 2013 上饶市方志敏革命旧址管理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或镜像
联系方式: 0793-8213935 5883171 通讯地址: 上饶市信州区锦绣路2号广信大厦B栋14栋
工信部备案号:赣ICP备2023008767号-1   |    赣公网安备 36110202000420号